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简答题(12)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简答题(12)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简答题(12)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十二章 公文立卷工作

怎样理解公文立卷和案卷的概念:

1.公文立卷,是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组合成案卷。

2.公文立卷,是将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组合成案卷。

3.公文立卷,是按文件在形成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合成案卷。

4.通过公文立卷所组成的案卷是文档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

公文立卷的意义是什么:

1.能够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地文件的查找利用。

2.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安全,也便于文件的保管。

3.为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说公文立卷是机关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结合部”:

因为它既是公文处理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又是档案工作的起点。

公文立卷的组织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1.建立和健全文书部门立卷制度。

2.正确选择公文立卷范围。

3.确定公文立卷范围。

简述“文书部门立卷制度”的优越性:

1.可以充分发挥文书部门熟悉本职业务和文书处理过程的长处,便于提高案卷质量和立卷工作的效率。

2.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防止文件的散失,有利于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以及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3.文书部门可以暂时保存当年的文件材料,有关承办人员查阅文件就比较方便。

4.按年底集中归档,并且确保案卷质量,从而促进机关档案室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机关工作服务。

什么是公文立卷的范围:

就是确定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并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哪些应该立卷,哪些不应该立卷。

掌握公文立卷范围要抓住哪两个主要条件?为什么:

1.应该立卷的文件材料的范围。

2.不需要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范围。

简述公文立卷的原则:

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简述公文立卷的要求:

1.必须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2.应当区分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

3.应当使立成的案卷便于保管和利用。

什么是公文立卷的基本方法:

1.根据文件的特征组卷。

2.六个特征在组卷时的灵活运用。

3.适当照顾文件的保存价值组卷,划分文件的保管期限。

什么是公文立卷的“六个特征”?

1.问题特征。

2.时间特征。

3.文种特征。

4.作者特征。

5.地区特征。

6.通讯者特征。

公文立卷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1.预编立卷类目。

2.平时归卷工作。

平时归档主要有哪些方便的工作:

1.注意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2.对已经归档的文件材料,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3.事先预编的立卷类目,不可能完全适合实际形式的文件,在平时归卷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修改。

4.对于已经闭幕的会议,已经办结的专案等,不可能再有联系密切的文件产生,可以确定组卷的,也可以进行平时立卷。

5.由于各种原因一时不便归档的文件,可单独设立一个卷夹,注明“待归文件”,用来暂存这些文件,待有了明确的办法以后,再进行处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