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13)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13)

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13)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简述王充的文学主张。

参考答案:(1)主张征实,尖锐批判“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2)重视文章的社会教化作用,要求文人要负起“劝善惩恶”、“匡济薄俗”的任务,不能只为“调墨弄笔”、“美丽之观”。(3)强调文章形式要服从于内容,与内容相统一。(4)主张用通俗晓畅的语言为文。(5)重视文章创新,反对模仿、因袭。

谈谈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参考答案: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可分为骚赋、大赋和小赋三类,三者之中,大赋又是汉赋的代表。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从汉初到武帝即位。这一阶段流行骚体赋,贾谊是其代表作家,大赋也开始形成,出现了枚乘的《七发》。此时辞赋创作中心不在朝廷而在藩国。第二个阶段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此期大赋创作最为兴盛,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皆出此期,骚赋和小赋创作无法与之相比,但亦未中止。第三个阶段从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这是大赋衰微期,抒情小赋的勃兴期,直启魏晋的抒情赋创作。

简述汉大赋的成因及特点。

参考答案:汉大赋的成因有多种因素:(1)春秋以来思维的精细化、“渐尚骋辞”的语言自觉、追求大、全、气势力量的审美意识,汉帝国的强盛和汉代帝王、藩侯的爱好提倡,是影响其产生的文学之外的历史和现实因素。(2)从文学渊源看,《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纵横家说辞、俳优讽谏之语等,都给汉大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