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创作
《周末后的一天》、《枯枝败叶》是《百年孤独》的前身。
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第二部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恶时辰》、《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2、《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及其寓意。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1)表层主题:孤独。
《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主要是表现“拉丁美洲的孤独”。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深层主题:摆脱孤独。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百年孤独》的主人公——乌苏拉,活了125岁。
3、《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
⑴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奇谲多变的情节发展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人间与鬼域的界限,置人物于更广阔的天地中,使人物、事件具有跨时空的更大容量,具有浓厚的魔幻氛围。
⑵象征、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在牛身上贴标签,是暗示大家要牢记容易被遗忘的历史。俏姑娘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带猪尾巴的孩子象征新老殖民主义和独裁者奴役下的畸形社会,大风暴象征者不可战胜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