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李贺(790一816),字长吉,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县),皇室郑王李亮之后。唐朝人重视进士出身,李贺因为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排之者就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使他无法应试,后荫举做了个奉礼郎的小官,负责掌管君臣版位,兼引导跪拜仪式。不久即托疾辞归,卒于故里,年仅27岁。李贺是中唐诗坛的天才,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他的诗造语奇丽,喜用生新拗折字眼,笔触形象而暖昧,带有神秘感,被称为“长吉体”。
李贺的诗歌在构思、意象、遣词和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如《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写将士征战边城及为国捐躯的壮志。诗以浓丽鲜明的色彩写悲壮惨烈的战争,色彩斑驳,奇诡而新颖,曾得到韩愈的激赏(张固《幽闲鼓吹》)。
李贺是一位早慧的诗人,由于敏感,人生的短暂倏忽,引起李贺的无比惊惧;由于急欲成就功业而怀才不遇的苦痛,又时时冲击着他多病的身心,如《开愁歌》:“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赠陈商》:“长安有南儿,二十心已朽。”《秋来》一诗悼念亡魂:“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索。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遗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想象寒冷的雨夜,鬼在坟头吟唱。流年似水,功名不就,恨血千年,知音何在!带着沉重的悲哀和苦痛,带着对生命和死亡的病态的关切,李贺开始对人生、命运、生死等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进行思考。他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用各种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苦闷。由于李贺对描写鬼魂的偏爱,故有“诗鬼”之称。
李贺诗中的怪奇特征,首先得力于他迥异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而这想象、幻想又总是和夸张相并行的。其次李贺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从箜篌的乐音想象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而这乐音的美妙动听竟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老鱼跳波瘦蛟舞”,这极富浪漫的想象之笔,被后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李贺的想象不仅出人意表,而且跳跃性很大,有时完全听凭直觉的引导,一任自己的想象超时空地自由流动。
李贺之外,韩孟诗派较重要的成员还有卢仝、马异、刘叉、皇甫湜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