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中可能考判断的地方
1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 ( )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3 ( )是自己做了坏事而又掠他人美名,( )是贪得无厌,( )是肆无忌惮地杀人。
4 “不用命戮于社”是夏启《 》中记载得一条最早的军法。
5 西周时期有“三赦”之法,三赦是:一曰( ),二曰( )三曰( )。
6 西周有三宥之法,即( )( )和( )。
7 西周时期过失称为( ),故意称为( ),惯犯称为( ),偶犯称为( )。
8 西周时期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契约事宜,称为( ),( )是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 )适用于借贷关系的契约形式。
9 西周时期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是( )( )( )。
10 ()集各国立法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11 西周时期,凡是民事案件一般称为( );刑事案件称为( )。
12 西周时期在审判结束后,要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称为( ),犯人不服判决的,可以要求上诉再审,称为( )。
13“圜土”所关押的是特定对象,即未达到处以五刑程度的轻微犯罪者,当时称为( ),并由( )专门管理。
14( )是加在脚上的木制刑具,( )是加在颈上的木制刑具。
15 汉律有《九章律》《 》《 》和《 》。
16 东魏的《 》有刑事法律的性质。
17 西魏编有《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法律形式。
18 官当正式规定在《 》和《 》中。
19 秦明确规定了法官的责任,凡是故意加重或减轻判刑,承担( )的责任;凡是故意有罪不判或通过篡改案情,使罪犯达不到判刑标准的承担( )责任;由于过失而造成适用法律的错误,承担( )责任。
20 汉朝规定治安官吏凡“群盗起而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构成( )罪。
21 徒刑最早在( )朝时已有。
22 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为( ),庭审案件称为( )。
23 秦朝规定在押犯在接到判决后,如表示不服,可以申请再审,称为()。
24 秦朝规定( )( )( )等耻辱刑。
25 汉代死刑分为三种( )( )和( )。
26 汉朝统治者为了禁止官吏结党,对有朋党行为的官吏及其亲属,实行终身不得为官的处罚,此种刑罚称为( )。
27 秦朝( )作为中央司法机关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28 秦朝时在发生重大案件时,还实行由丞相 御史大夫和廷尉等官吏组成的共同审理制度,时称( )。
29 西汉武帝以后,在京师设置( ),凡是京师与中央机关有滞狱和冤狱及司法官违法行为,都有权加以监督。
30 北齐时期正式设置( )。
31 秦朝把杀伤人 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 ),把 称为( )。
32 汉起诉形式分为两种:当事人或亲属直接到官府控告,称为( );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称为( )。
33 西晋已在朝堂外设( ),允许有重大冤屈者击鼓鸣冤,直诉于中央。
34 汉朝审讯被告,称为( ),在审讯取得口供后,为防止犯人翻供,实行( )制度;判决后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称为( )。
35 南朝创立( ),如囚犯不服罪,则断绝饮食,过三日才许进食少量的粥,以之逼供。
36 《 》在吸收北齐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十恶制度。
37 自《 》修订完后,唐基本法典即告定型。
38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
39 宋朝法律形式除了律 令 格 式外还有( )和( )。
40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