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08年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_考务考籍-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考务考籍 >> 湖北08年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湖北08年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 2016-06-30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代码:0190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地理环境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各种旅游活动的载体。而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因此,清楚认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及各旅游区域的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充分了解中国及其各地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旅游从业人员很有必要。这将影响到是否能充分发挥各地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环境的优势,并形成各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力的大问题,这也是针对旅游高职高专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原由之一。"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需要。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它本着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设置本课程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熟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典型风景名胜状况,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掌握中国九个一级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它们各自的旅游亚区资源特色,熟悉中国各省市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从整体上对我国及其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旅游业现状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的景区景点特色有一个初步又比较正确的认识。

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各门相关知识又不可能在书本中系统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以解除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烦恼。如学到园林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园林史话》、《中国园林美学》之类参考书;学到建筑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建筑史》之类参考书;学到各旅游区介绍的地域特色文化,可阅读《中国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一类的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将课本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可使学习者在知识素养方面获得一个大的提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立法的基本情况。了解世界发达国家旅游立法与我国旅游立法的区别,了解我国旅游立法工作的开展情况。

1、重点:旅游地理学概念、旅游地理学的学习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各种旅游地理学习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环境

3、学习应注意: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异同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简介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地理的概念、内容、特征、重点和对象

2、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有关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等。

2、领会: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简单应用:各种旅游地理学习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环境。

4、综合应用:学会将本书所介绍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于该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章 旅游与地理环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旅游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旅游者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和分布规律、旅游资源的形成;学习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基本概念以及旅游业对旅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1、重点: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流动和分布规律、旅游资源类型及其调查、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业的区域影响

2、难点: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类型及其调查、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3、学习应注意: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旅游三大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旅游业的区域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者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旅游业的性质、特点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的两大类型、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的类别、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概念及特点、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2、领会:旅游者的主要特征、旅游决策的步骤、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旅游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步骤、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的影响、旅游业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简单应用: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学习来具体对某一(类)景点进行综合的评价。

4、综合应用:运用旅游者的特征分析其选择什么类型的旅游地。

第三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之基本特征,学习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并在次基础上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重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难点:根据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分析具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吸引力,运用中国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问题

3、学习应注意: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

第二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国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2、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与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与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与类别。

2、领会:地貌的类型及其旅游价值、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的内容、生物旅游资源的构成与特点、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的内容、古代陵墓旅游资源的内容及其旅游价值、古代伟大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旅游吸引功能、古代宫殿建筑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古都名城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园林的概念及其类型、中国四大宗教内容、宗教旅游的吸引力、风土民情旅游资源的含义与内容、名优特产及风味佳肴的内容。

3、简单应用:分析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的影响

4、综合应用:根据中国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问题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对旅游交通的基本认识;理解旅游交通的特点;掌握旅游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了解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旅游交通概况。

1、重点:对旅游交通的基本认识、中国旅游交通概况

2、难点:旅游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学习应注意: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交通概况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交通的概念、特点、类型、作用

2、中国旅游交通的变化与格局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交通的概念、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业肿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交通的四大特点、旅游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

2、领会:公路旅游交通的概念与特点、铁路旅游交通的概念与特点、航空旅游交通的概念与特点、水运旅游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特种旅游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铁路旅游交通的发展变化及其空间格局、航空旅游交通的发展变化及其空间格局、公路旅游交通的发展变化及其空间格局、水运旅游交通的发展变化及其空间格局、特种旅游交通的发展变化及其空间格局。

3、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某一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及便利程度。

4、综合应用:根据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特点,具有选择合理的外出旅游交通方式。

第五章 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燕赵文化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本区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和对旅游业有明显影响的其他旅游环境条件;了解本区旅游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况。

1、重点: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难点:本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3、学习应注意:本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燕赵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燕赵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燕赵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燕赵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北京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天津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冀东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冀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贯穿旅游区的红色旅游线。

3、简单应用:根据不同的旅游主题设计本旅游区不同旅游线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设计本旅游区旅游产品。

4、综合应用:根据该区特点构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 林海雪原——关东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关东文化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由此而产生的优势旅游资源和有利于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的其他环境条件,分析该旅游区旅游现状特征,预测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掌握本区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基本性质与特征。

1、重点: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难点:本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3、学习应注意:本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关东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关东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关东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关东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黑龙江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吉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辽宁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贯穿旅游区的红色旅游线。

3、简单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障碍;探讨如何柑桔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发展。

4、综合应用:根据该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来预测旅游开发的潜力、构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七章 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中原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与旅游业发展状况;了解各旅游地及旅游线的一般旅游点概况;学习并掌握中原文化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各旅游地及旅游线的重点旅游景点概况。

1、重点:中原地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中原地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本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中原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本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原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中原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原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中原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与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晋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晋中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晋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关中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陕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沿黄河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豫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鲁中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鲁东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旅游线路,具有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开发旅游新产品。

4、综合应用:根据该区特点构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八章 峡谷巨川——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区域旅游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分析由此产生的各种自然的、人文的优势旅游资源及其它对旅游业有明显影响的环境条件,掌握本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本区旅游业现状、基本特征。掌握本区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

1、重点: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本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本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川西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渝西川中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渝东湘鄂西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鄂中鄂东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湘中与湘东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该区如何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特种旅游资源等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4、综合应用:探讨本地区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优势旅游项目,推动旅游发展,并构建该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九章 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吴越文化旅游区自然和人文的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本区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和对旅游业有明显影响的其他旅游环境条件;了解本区旅游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概况。

1、重点:吴越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吴越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吴越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吴越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吴越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越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越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皖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赣北赣东游览区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赣西赣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苏南滨江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苏南太湖沿岸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浙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上海大都市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吴越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该区如何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特种旅游资源等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4、综合应用:探讨本地区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优势旅游项目,推动旅游发展,并构建该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章 南国侨乡——岭南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南国侨乡——岭南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了解旅游地理环境对该区旅游业的影响,学习该区旅游业概况,掌握区内旅游业的差异、原因和主要旅游地及旅游线。

1、重点:岭南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岭南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岭南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岭南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岭南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岭南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岭南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闽东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闽西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闽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珠三角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粤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粤东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琼东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琼西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琼中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琼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旅游线路,根据市主要景点与线路、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开发旅游新产品。

4、综合应用:构建该区特色旅游区域,具有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 石林洞乡——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又称滇黔桂旅游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本区的主要旅游地理环境特征,认识本区地理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掌握本区旅游发展现状及主要旅游地。

1、重点: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桂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柳州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南宁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广西滨海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滇西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滇西南游览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等。

3、简单应用: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旅游线路,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开发旅游新产品。

4、综合应用:构建该区特色旅游区域,具有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坦荡草原——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本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认识本区旅游地理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掌握本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及主要旅游地。

1、重点: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内蒙东部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内蒙中部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内蒙西部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景及其意义;探讨如何利用草原文化、民族文化来促进该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4、综合应用: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是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两大旅游特色,以此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把发展旅游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第十三章 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本旅游区的旅游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了解旅游地理环境对该区旅游业的影响,学习该区旅游业发展概况,掌握区内旅游业的现状特征、原因和主要旅游地及旅游线。1、重点: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景点与线路、甘肃省主要景点与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综合应用:探讨在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如何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特种旅游资源等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第十四章 世界屋脊——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自然和人文的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本区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和对旅游业有明显影响的其他旅游环境条件;学习该区旅游业发展状况,掌握区内旅游业发展较慢的原因,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概况。

1、重点: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西藏自治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青海省东游览区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高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障碍。

4、综合应用:探讨旅游资源丰富而游条件恶劣地区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优势旅游项目,推动旅游发展,并构建该区特色旅游区域,规划、预测本地区旅游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五章 特别行政区——港澳台文化旅游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区域旅游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分析由此产生的各种自然的、人文的优势旅游资源及其它对旅游业有明显影响的环境条件,掌握本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本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掌握本区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

1、重点:港澳台文化旅游区自然、人文旅游特征、该区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各省主要旅游资源特征

2、难点:港澳台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对本区域旅游的影响、各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分

3、学习应注意:港澳台文化旅游区主要的旅游地及旅游线路介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港澳台文化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2、港澳台文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港澳台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该区主要地理及线路。

2、领会:港澳台文化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该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西藏自治区主要景点与线路、青海省东游览区旅游区主要景点与线路。

3、简单应用:分析本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4、综合应用: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设计旅游线路,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开发旅游新产品。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有关术语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列出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章也规定了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列出了本章所有应考核的知识点;自学要求提出了学习本章内容应达到的最终学习目标,并指出该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学习应注意的问题;考核目标则规定对各知识点及知识点涵盖的小知识的学习应达到的具体的行为目标,即对各知识点及知识点涵盖的小知识的学习应达到的何种认知能力层次。

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核知识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教材:李娟文、游长江主编《中国旅游地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推荐参考教材:刘振礼、刘兵主编 《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考试方法的说明:本课程一律采用闭卷笔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题型结构的说明: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八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试卷所采用的题型不得少于6种,总题量为50个左右: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理解占30%;应用、分析占35%;综合、评价占20%。

3.试题难度结构的说明:试题难易度结构~般可分为较易、中等难度、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较易占30%;中等难度30%;较难30%;难1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计分方法的说明: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

四、自学方法指导

1.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旅游法原理与实务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有的还有相对独立性。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内涵:其次,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近的概念和相类似的问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进行学习。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旅游实践,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自学应考者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我国旅游业发展和特定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的歧路。

IV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中国旅游地理》李娟文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1、《中国旅游地理》,杨载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旅游地理》,庞规荃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每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中,对不同的问题的学习要求,选用几种不同含义的词汇加以表达,以体现学习应达到的深浅程度。对各部门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了解、知道;理解、清楚;掌握、会用;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问题,分别采用"了解"、"理解"和"深刻理解"等词汇来表达。

了解:是指要求应考者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应有所知晓。

理解:是指要求应考者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知道"是什么",并从道理上懂得"为什么".

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问题,分别采用"初步掌握"、"掌握"和"熟练掌握"等词汇来表述。

初步掌握:是指要求应考者对某些方法和技能,要一般地了解其基本做法,能对照教材举例进行演算,以便在后续课程中深入学习,在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

掌握:是指要求应考者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仅要知道是"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处理",要能够独立操作。

熟练掌握:是指要求应考者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根据所给定的特殊条件,灵活自如地处理财务业务问题。

上述要求很难截然区分,这里只是作一概要的界定。

本课程共5学分

自学方法指导

根据自学考试应考者的情况,学习中应该着重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教材是基本的教学环节。只有把教材消化了,其他学习环节才能搞好。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就忙于阅读其他教学资料、做复习题、做作业题,必然事倍功半。阅读教材前,应先看自学考试大纲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及内容提要,理解每一章的基本要点,然后系统地读书。读书有粗读和精读两种。第一遍可粗读,掌握每一章的梗概,弄清每一章的重点、难点。精读时除对每章内容全面理解以外,要有着攻破重点、难点,并且把本章各节内容,本章与以前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对于某些重要的问题还要反复阅读,并结合完成复习题、作业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阅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地掌握每一章主要区域,弄清每个区域的范围、内容和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等。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只要能做到循序渐进,不马虎、不粗心,是不难全面掌握的。

2.参阅有关资料、学习以阅读指定的教材为主,每个应考者可根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选学一些参考资料。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旅游实践,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自学应考者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旅游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这对于自学者尤为重要。阅读教材是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但看了书并不一定就能弄懂弄通,更不一定就能学得扎实。要切实掌握课程内容,必须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手脑并用,通过写笔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

写笔记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写内容提要、名词解释、问题解答、学习心得等等。

5.独立完成作业。对于作业这个环节,应考者切不可忽视。做作业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去抄别人做好的习题,那样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为了做好作业,自学者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有关实例。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看清题意,按作业中提出的要求和顺序进行;仔细做题,要认真细致地对待作业中的文字和数字,注意理论的阐述和分析的要求;认真检查,作业做完后自己要从头检查一遍,避免发生错误。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必要条件,应当切实抓好,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的要求,有如下几项:

1.要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应根据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研究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对自学者进行切合需要的辅导,并从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自学考试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不搞猜题押题,防止把"助学"变成"助考".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业务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业务问题的能力,引导自学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业务问题的应用能力。

3.要正确处理一般和重点的关系。课程内容有一般和重点之分,但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不掌握全面就不可能深入重点,而且考试的内容是覆盖全部课程的。因此,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应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要引导学员把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探讨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大纲对各知识点明确了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核知识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本大纲在考核要求中,对各知识点分别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的考核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知道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

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政治课、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等社会科学有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其内容所占比例约为10%-20%.

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课程大纲,要在本大纲里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此事。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主要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和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

A.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B.研究人类旅游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C.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l、以下属于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的有( )

A.河南渑池仰韶村的仰韶文化遗址

B.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遗址

C.陕西蓝田县的"蓝田猿人"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遗址

三、名词解释题

1、中原文化

四、填空题

1、中国第一个古墓博物馆是洛阳古墓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位于洛阳邙山。

五、简答题

l、古代楚文化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六、论述题

1、试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七、案例分析题

吉林西部向海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湿地之一,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向海保护区内有珍贵鸟类253种,仅鹤类就有6种,被称为"百鸟乐园".在世界上仅有的1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中,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向海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鹤类观赏区之一。

但是近年来,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了水源缺乏,湿地面积萎缩。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护区内原有的36000公顷湿地现已萎缩到不足6000公顷,原有22个大小水泡子仅剩5个有水,原有2300公顷沼泽地也全部干枯。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赵俊说:"每年由自然河道进入向海湿地有限的水根本不够当年自然蒸发和渗漏,现有的地表水预计到明年末将全部干枯。随着湿地环境的破坏、功能的丧失,一些赖以生存的珍稀鸟类也将无法繁衍生息,向海也将慢慢变成沙海。"

由于种地赚不到多少钱,当地农民开始大量饲养牲畜,导致保护区内牲畜数量严重超载,造成植被极大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栖息,破坏了生态平衡,过度放牧成了向海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请问:(1)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什么会"缩水"?

(2)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向海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

湖北自考在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