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货币资金审计
(一)审计目标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企业发生的舞弊事件大多与货币资金有关,所以,无论在资产负债表日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很大,审计人员都应对货币资金进行认真的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的主要目标:
1.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日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3.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外币资金的折算方法符合有毓娑ǎ?/P
4. 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是否正确;
5.确定会计期末前后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正确的计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
6.确定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7.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
1、内部控制制度(了解)
从控制程序方面来记忆,如职责分工、交易授权等
2、符合性测试
(1)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其重点是业务量比较大和准备予以信赖的环节。运用询问和观察等手段了解货币资金的报告、记录、交易授权等情况。
(2)审查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
运用检查的方法,查明业务的适当授权、支出范围的合理性、数字的真实性、勾稽关系的正确性、与应收款核对等
(3)审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检查登记的正确性、完整性
(4)审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
(5)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之后对于评价控制风险较高的应进行重点实质性测试。
3、实质性测试
(1)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是否相符
(2)库存现金的盘点
盘点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和参加盘点的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有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参加,并由审计人员进行监督盘点。盘点库存现金的步骤和方法有:
a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序,实施突击性的检查。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进行,盘点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会部门出纳员经管的现金和企业各部门经管的现金。
b审阅现金日记账,并与现金收付凭证相核对。一方面检查日记账的记录与凭证的内容和金额是否相符,并着重检查凭证有无刮、擦、勾、抹、涂等现象;另一方面了解凭证日期和日记账记账日期是否相符或接近。
c由出纳员根据现金日记账进行加总累计数额,结出现金结余额。
d盘点保险柜的现金实存数,同时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
e对未能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的,则需在审计日期确定盘点余额,然后倒推计算、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f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
g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代保管的工资、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库存现金盘点表”中注明或作出必要的调整;
(3)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函证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通过向往来银行的函证,审计人员不仅可了解企业银行存款的可用数,同时,还可了解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函证还可用于发现企业未登记的银行借款。函证时,审计人员应向被审计单位在本年度内存过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的所有银行发出,其中包括企业存款账户已结清的银行,因为有可能存款账户虽已结清,但仍有银行借款或其他负债存在。同样地,虽然审计人员已直接从某一银行取得了银行对账单和所有已付支票,但仍有必要向这一银行进行函证。函证必须由审计人员亲自完成。
(4)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它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通常应由被审计单位,根据不同的银行账户及货币种类分别编制。如果经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仍有差异,审计人员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作适当的调整。
取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审计人员应检查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如果存在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事项,应作相应调整。注意有无出借账户的现象。
(5)截止性测试
防止货币资金被高估,所有收付款业务已经计入所属的会计期间。测试方法:检查会计期末前后一段时间的银行对帐单,检查未达账项是否已得到调整。确定各银行账户最后一张支票的号码,同时查实该号码之前的所有支票均已开出。在结账日后收到或开出的支票,不得作为结账日的存款收付入账。
(6)审查外币资金折算
(7)确定在会计报表上是否恰当披露
二、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审计(其中应收账款是重点)
应收账款是与销售相关的,而预付账款是与采购有关的,虽然它们都属于资产但是核算的内容不同,审查的重点也有一定区别
(一)应收账款
1、审计目标
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真实;
2)确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4)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
5)确定应收账款的分类是否恰当;
6)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符合性测试
(1)了解;(2)审查应收账款是否通过银行结算;(3)是否及时收回;(4)销售退回、折让;
(5)评价内控
3、实质性测试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分析性复核:应收账款与收入的增加比;应收账款周转率;退回、折让与销售收入的比;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余额的比
(3)抽查发票追查至明细帐
抽查有关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以验证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4)由明细帐追查至发票
(5)审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
(6)函证应收账款
函证方式的选择-肯定式和否定式。若采用肯定式函证,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若采用否定式函证,则要相应增加函证量。
2.函证的对象。
肯定式: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
(1)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时间长;
(2)存在贷方余额;
(3)年终大量赊销;
(4)发生危机客户。
当债务人符合以下所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否定式函证:
(1)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2)确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
(3)欠款金额小的债务人数量很多;
注意:审计人员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对于因无法投递而退回的信函,要进行分析、研究、处理,查明是由于被函证者地址迁移、差错而致使信函无法投递,还是这笔应收账款本来就是一笔假账。如果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审计人员当直接接收,并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对于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而没有得到复函的,应采用追查程序。一般说来应发送第二次乃至第三次询证函,如果仍得不到答复,审计人员则应考虑采用必要的替代审计程序。例如检查与销售有关的文件,包括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以验证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函证结果差异的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或其中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也可能是其中有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因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7)审查已作为坏账的应收账款
是否经过批准,是否符合坏账的条件
(8)确定应收收账款的披露
(二)预付账款
1.审计目标(结合应收账款)
2.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与应付账款结合学习)。
三、存货审计
(一)审计目标
1、内部控制是否健全
2、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
3、记录完整
4、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拥有
5、计价符合实际
6、期末前后收付正确记录
7、成本计算正确
8、披露恰当
(二)符合性测试
1、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2、符合性测试:了解;抽查入库;抽查发出;审查成本会计制度;分析性复核;评价。
其中分析性复核是重点程序:
a.对比各期毛利推断余额是否估算正确
b.比较各期周转率判断管理水平
c.比较制造水平推断单位成本是否正确
(三)实质性测试
1、存货的实地盘点
(1) 参与存货实地盘点前的规划
召开盘点预备会议,将盘点计划或指令贯彻到每一位参与人员。
(2)监盘时间:最好在会计期末以前。
如果企业有条件进行期中盘点,审计人员应在盘点时加以监督,同时对盘点日和期末间的永续记录加以测试。如果企业的盘点在会计期末以后的时间进行,那么就必须编制从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但尽量使盘点的时间靠近会计期末。
(3) 实地观察与抽点
盘点开始前,注册会计师应亲临现场,密切注意企业的盘点现场以及盘点人员的*作程序和盘点过程。
(4)项目选取
对重要项目和典型存货项目的有代表性样本应仔细监盘;对可能过时或损坏的项目要仔细查询,并与管理人员认真讨论为何有些重要项目不在盘点之列。
2.存货的计价测试
(1)外购存货的计价测试
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所选计价方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的合理性与一致性予以关注。
(2)自制存货的计价测试
3.在途材料的审查
4.委托加工材料的审查
5.低值易耗品的审查
6.购销业务的年度截止测试
检查结帐日最后一张销售发票和验收报告的编号。
7.审查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公允
(二)内部控制和符合性测试
(三)实质性测试
1、取得明细表
2、核对和盘点长期投资
3、审查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4、长期投资的转让是否正确
5、折价、溢价摊销是否正确
6、审查收益处理是否正确
7、投资收回处理是否正确
8、在会计报表上披露恰当
五、固定资产审计
(一)审计目标
1、确定内部控制健全性
2、实际存在运行情况
3、所有权情况
4、计价方法适当
5、折旧政策适当
6、交易会计处理适当,披露正确
(二)内部控制和符合性测试
1、内部控制
不相容的职责分离
固定资产的账簿记录
编制固定资产年度预算
确定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的合理性
定期盘点固定资产
2、符合性测试
(三)实质性测试
1、盘点
2、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
3、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
4、固定资产折旧的审计
六、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