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2)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2)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2)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

1.早期的国际贸易

a.早期的贸易由于沟通困难,运费昂贵,主要是地区性贸易;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贸易的品种、数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2.运输、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a.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地理在发现之后,西欧海上强国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地域范围;

b.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的科技革命使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运输革命,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

c.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和保护主义的升级使国际贸易出现衰退。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

1.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

2.从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奴隶,一类是提供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品;

3.由于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

1.封建社会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国际贸易的规模不大;

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商品仍以奢侈消费品为主,但手工业品比重明显上升。

3.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封建社会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1.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

2.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开辟丝绸之路;

3.汉武帝时代开辟了中印海上航线;

4.明朝时代,郑和七次下西洋,遍及印度半岛、马来半岛,最远到达了非洲东部海岸。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贸易额空前增加;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机器和运输工具的贸易,纺织品的贸易迅速增加,粮食也成为大宗的贸易商品;

3.贸易方式有了进步;

4.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日益专业化,出现了很多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专业化的公司;

5.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贸易协定广泛发展;

6.由于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凭借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大国,在国际贸易处于垄断地位。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额继续增加,但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增长速度有所降低;

2.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稳定;

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发生变化,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他西欧国家、北美、非洲、拉丁美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战后国际分工水平不断提高,世界贸易持续增长的背后有许多原因:

1.二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日益成熟;

2.重要的超国家的经济组织逐渐建立,这些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各国政府对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事务的干预不断加强。

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向服务业偏移;

2.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的带动;

3.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

4.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