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本法
一、成本法及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一)成本法的含义
1.定义: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2.理论依据
(1)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
①该关系的原理:
资产的原始成本越高,资产的原始价值越大,反之则小,二者在质和量的内涵上是一致的。
②运用:根据这一原理,采用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首先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
③定义
A.重置成本定义:指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构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
B.重置成本分类:一般可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C.复原重置成本:指运用原来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格式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建这项全新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复原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日期的市场物价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当初购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价值越大。
D.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并根据现代标准、设计及格式。以现时价格生产或建造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成本。
④注意:
A.在实践工作中,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法获得更新重置成本时也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
之所以要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工艺、新设计被社会所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新型设计、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其使用性能,还是成本耗用方面都会优于旧的资产。
B.无论哪种重置成本,资产本身的功能始终是相同的,采用的都是资产的现时价格,都是新资产的价格。不同的在于技术、设计、标准方面的差异。
C.一般而言,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
D.如果选用了复原重置成本,则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视作是功能性贬值的一部分。
(2)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随资产本身的运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影响资产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
①市场价格
②实体性贬值:
A.含义:
指资产投入使用后,在使用年限内,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在物质形式上受到损耗,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价值会逐渐减少。实体性贬值,一般也可以称为资产的物理损耗或有形损耗。
B.一般来讲,这种磨损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
一是由于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受到的磨损,资产使用的强度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物质磨损也越重。通常情况下,资产的磨损与使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成正比。
二是由于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受到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如金属工具的生锈、木制设备的腐烂、砖石的风化等等,均属于资产的实体性损耗。在资产评估的实际工作中,要评估一项设备或房产时,这种实体性贬值是最为常见的考虑因素。
③功能性贬值:
A.定义:
指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企业原有资产与社会上普遍推广和运用的资产相比较,在技术上明显落后、性能降低,其价值也就相应减少。
B.分类:(这种分类和后面要讲到的功能性贬值的计算分类不一样)
功能性贬值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贬值。
如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生产具有相同性能的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得原有机器设备相对贬值。
第二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资产的价值的贬值。(实质上就是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
如由于发明了比原有机器设备具有更高效能的新机器设备,使原有机器设备的继续使用成为不经济,因而缩短使用年限,提前报废。
④经济性贬值
A.含义:指由于资产以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引致的资产价值的下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除了以上二种贬值外的贬值属于经济性贬值)
B.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等。
C.例如:在评估一家化肥厂或化学制品厂时,就要考虑到政府是否新近实施了一些禁止污染的环保法令法规,使得这一厂家的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因而其资产的价值会下降。这种损耗一般称为资产的经济性损耗,也称为经济性贬值。
(二)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1.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
(1)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许多信息资料、指标需要通过历史资料获得。
(2)现时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可比性。
2.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耗费是形成资产价值的基础,但耗费包括有效耗费和无效耗费。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首先要确定这些耗费是必须的,而且应体现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
注释:也就是说,按照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来确定有效耗费和无效耗费,评估时,应该去掉无效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