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21)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2012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21)

2012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21)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二十章 美国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美国制度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美国制度学派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流派。它出现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对美国的经济理论政策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也是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先驱。

美国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个变种。它把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研究方法演化

为对经济制度演进的研究。这一学派也象德国历史学派一样,不在意对经济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评。

美国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产物。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垄断组织也在整个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

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在19世纪末之前以输入英法的古典经济理论为主。19世纪末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以托尔斯坦·凡勃仑为首的“制度学派”和以克拉克为首的“理论学派”这两个主要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仑、康蒙斯和米契尔。

二、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特点

1.制度经济学派的特征:他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于其他学派的特征在于对“制度趋势”

的研究。即以“历史起源方法”去研究与经济有关的各种制度从古以来的各种形态,说明这些制度的作用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趋势。

2.制度经济学派的共同点:对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性质有着类似的见解;在政治倾向上有共同点,都是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采取批评态度。

3.制度经济学派研究的对象:是制度,特别是与经济有关的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同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4.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叙述性的历史起源方法

5.制度经济学派对经济学性质的看法:认为经济学是进化的科学,经济学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

美国制度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也有共同点,它们都强调心理因素。不同的是奥地利学派强调个人心理分析,而制度学派则强调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为此,有人也称制度学派是“社会心理学派”。

三、凡勃仑的经济观点

凡勃仑(1857-1929)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有闲阶级论》,(1899年)。

1.凡勃仑的“技术至上论”:凡勃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凡既批评“边际效用经济学的局限性”,又抨击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决定于工艺、人口和自然资源这三个因素,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劳动,而是机器和技术。

2.凡勃仑关于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凡勃仑关于制度因素对各种经济活动重要作用的看法(1)什么是制度:制度实质上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的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

(2)社会制度的产生:凡认为:人有两种经济本能:一是改进工艺技术的本能,二是渴求获取利益的本能。经济制度相应也有两类:一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技术制度,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私有财产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两种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两种制度就表现为“机器操作”和“企业经营”二者的对立和矛盾。

(3)凡勃仑对现代社会制度的关系和矛盾的论述:凡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两种主要“制度”构成的,一是“机械操作”,二是“企业经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由这两种“制度”构成,是“企业经营”支配下的“机械操作”。

凡还认为:“企业经营”和“机械操作”是人类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私有财产制度”和“生产技术制度”的具体形式,是从历史上逐渐发展进化而来的。这两种制度归根到底是“社会习惯”和“人类本能”的体现。

(4)凡勃仑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分析:凡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缺点的基础,就在于“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因为,“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前者追求的是生产效率及产品的适用性,要求经济活动的各方面保护高度的联系以及连续性和规律性,要求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利润,它迫使“机械操作”服从于该目的。这样,二者就发生了矛盾。这归根到底是社会心理习惯的不同造成的。

凡勃仑上述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正确地指出追求利润的动机与大机器生产的要求相抵触的一面。但他的分析是较为表面和片面的,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归结为经营(交易)方式与生产方式的矛盾,工业同商业的矛盾。这实际是以生产与流通的矛盾代替基本矛盾。就生产与流通的矛盾来说,凡勃仑也只看到矛盾,而忽略了联系与统一。

(5)资本主义矛盾的结果:一是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为了追求利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放到了非生产性活动上,二是企业经营也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和危机。

3.凡勃仑的改良主义方案凡勃仑的改良主义方案其实就是以改良主义欺骗群众,从而消除革命的计划。

四、康蒙斯的经济观点

康蒙斯(1862-1945)不仅是美国制度学派的理论家,也是制度学派的实践家,是凡勃仑的同辈追随者。康蒙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社会改革和劳动经济学方面,而他以研究劳工问题出名

1.对制度的看法:康蒙斯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但他对制度的解释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最主要的是法律制度。“大家所共有的原则或多或少是个体行动受集体行动的控制”。20世纪是集体行动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是集体行动而非个体行动。

2.对制度经济学对象的看法:制度经济学的对象 “是对商品、劳动或任何其他经济数量的法律上的控制,而古典的和快乐主义的学识只涉及物质上的控制,法律上的控制是指将来的物质上的控制”。“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业务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他还特别重视和强调法律制度对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康蒙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法制促成的,一种永恒的合乎演化进程的社会形态。

他还认为,可“用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因为交易把人们的经济利益冲突,相互依赖和社会秩序结合在一起了,这就可以由法院来仲裁、调节。这样,社会的任何矛盾冲突均可解决、调和,“由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正因为如此,康蒙斯有时把制度经济学“适当地称之为交易心理学或者谈判心理学。”

五、米契尔的经济观点

米契尔(1874-1948),是最早系统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是:《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

对于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他认为,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只有以全面的经济统计分析为依据,才能具体的显示出来。

六、制度学派的发展及影响(了解)

米契尔之后,美国经济学家贝利和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以及艾尔斯的《经济进步理论》(1944年)两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依然保持着制度分析的传统。这被看作从凡勃仑学派到新制度学派之间的思想“桥梁”和“纽带”。

30年代后期到5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迅速崛起和应运而生,使制度学派相形见绌。尽管经济大危机中,一些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曾参政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后便为凯恩斯主义迅速淹没。

60年代后期,随着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解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两难困境,新制度学派又开始活跃起来。它一方面继承早期制度学派的传统,侧重于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制度”因素的分析,另一方面,又针对新情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缺陷”进行批判,并提出具体的改良建议和方案。由于新制度学派缺乏严谨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纲领,所以它始终没有一支统一的队伍,仍处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异端”地位。影响较大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有美国的加尔布雷思和博尔丁,瑞典的缪尔达尔。后来又有科姆、海尔布罗纳、沃德、格鲁奇、约翰·莫里斯·克拉克等人。从长远来说,鉴于新制度学派的研究对象、理论主张和务实精神,它的影响还可能继续扩大。现在又有科斯、诺思、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富鲁普顿、佩杰威克、尼科斯、张五常等另一种“新制度主义”者出现在当代经济学界,其影响也日益深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