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的选择制约至汇率水平的波动幅度。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 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动用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维持固定汇率波动幅度的一种手段)
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按照政府是否对汇率进行干预,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分类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3、其他传统的固定盯住制。4、平行盯住的汇率安排。5、爬行盯住汇率安排。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安 排。7、不事先公布汇率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8、浮动汇率制。
二、汇率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特点:发挥政府主导市场的作用,由政府来承担市场变化的风险。
浮动汇率制特点:发挥市场自身的纠正作用,让市场参与者自己承担风险。
1、★赞同浮动汇率制的观点
(1)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可根据一国国际收支变动情况进行连续微调,发挥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浮动汇率制降低了国际游资对一国汇率冲击的风险。
(3)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具有自主性。
2、★赞同固定汇率制的观点
(1)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相对稳定,降低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固定汇率制下的投机行为一般具有稳定性,政府的介入并通过改变投机者的预期是汇率保持稳定,从而消除不确定性。
(3)固定汇率制可以防止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滥用。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各国汇率安排既是多种多样的,又在依据经济条件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变化。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49—1978年)——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二)转轨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3年)
1、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对外公布汇率的双重汇率制度。
2、根据国内外物价变化调整官方汇率。
3、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至今)——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率制度改革中坚持的原则: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