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发展 2.个体发展心理学 3.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4.横断研究法 5.纵向研究法
6.社会性发展 7.道德认知 8.认知 9.依恋行为 10. 性别社会化 11.第二性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2.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和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3.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这种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4.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 )
A.相似的 B.不同的 C.部分相似的 D.无关的
5.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的学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
6.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 )
A.发展 B.进化 C.成熟 D.提高
7.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是( )
A.发展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 C.民族心理学 D.老年心理学
8.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
A.婴幼儿期 B.儿童前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期
9.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时期?(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0.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年龄。(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1.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2.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3.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4.选择古代哲学家经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5.“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说这段话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6.发现小动物早期会产生“印刻”现象的生物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艾利克森 D.劳伦兹
17.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皮亚杰认为在儿童1l、12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说明儿童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而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复杂性。这说明认知水平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是( )
A.社会性发展 B.认知发展 C.情商发展 D.人格发展
24.哈罗的恒河猴研究中的小猴子依恋于柔软的绒布妈妈猴的现象,以及劳伦兹的小鸭印刻实验中的小动物的追随行为等等,都属于( )
A.依恋行为 B.亲子行为 C.学习行为 D.团结行为
25.一般情况下,父母常常鼓励男孩顽皮,多尝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要勇敢、坚强、不怕吃苦。而对于女孩,父母常常鼓励她们文雅、听话、安静、多做家务劳动,在活动中通常要她们勤劳、踏实、可爱。这表现了( )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B.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C.教师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D.同学、同伴群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2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玛克曾分析五个国家的初级课本,他发现,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却显示出共同点:即所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这种现象揭示出 (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学校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7.魏茨曼曾收集了18种获奖的幼儿读物,分析后发现,男性多被描述为主动的、勇敢的、机敏的、助人的和处于领导地位的;而女性则被描述为被动的、漂亮的、讨人喜欢的,并大多为家庭妇女。这表现了( )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社会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8.教师一般认为男学生应坚强些,女学生应柔弱些,所以教师对男生更严格,并鼓励他们从事更困难的任务,对女生更耐心,女生在学业方面有更多机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这表现了(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师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9.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适合男性的人格特征多半与成就、事业相联系,适合女性的人格特征多半与情感、人际关系有关。这表现了(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师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体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0. 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有权力的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1.认为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的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犯规则时的意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2.个体盲目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只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3.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4.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课题是解决什么问题?( )
A.自我同一性 B.自我意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35.人生从20岁左右到65岁左右这一段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6.个体从18、19岁到45岁左右,发展心理学称其为(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7.人生从45岁到65岁这一段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从总体上来说,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这通常是指(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39.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语理解、常识等,这种智力非但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会增高。这指的是(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