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教育行政学教材大纲_教材大纲-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教材大纲 >> 江苏自学考试教育行政学教材大纲

江苏自学考试教育行政学教材大纲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江苏教育学院编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行政与教育行政的基本概念,掌握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特点,了解教育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教育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行政及教育行政的概念;

(二)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及特点;

(三)教育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理论源流;

(四)我国教育行政学的建立和发展;

(五)学习和研究教育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行政和教育行政的概念

1、理解行政的概念(广义与狭义)

2、识记并理解教育行政的概念,理解教育行政的性质、主体、客体、目的、作用的含义。

(二)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基础内容和特点

1、识记教育行政学的边缘性、综合性,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理解教育行政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方面及相互关系;

3、理解教育行政学的主要特点。

(三)教育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教育行政学的两大理论源流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行政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三个时期;

2、理解两大理论源流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四)我国教育行政学的建立和发展

1、识记我国教育行政学科独立设置的起点标志;

2、理解我国教育行政学产生和发展具有的移植性特点。

(五)教育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1、理解研究教育行政学的五种主要方法。

第二章 教育行政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育行政组织的有关概念,掌握教育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二、课程内容

(一)组织及教育行政组织的概念;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及类型的划分;

(三)教育行政机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四)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

(五)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组织、行政组织和教育行政组织

1、识记行政组织(广义和狭义)、教育行政组织的概念;

2、理解组织的基本特征、行政组织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在教育行政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二)教育行政体制

l、识记教育行政体制、首长制、委员会制、集权制、分权制、独立制、完整制的概念;

2、理解首长制与委员会制、集权制与分权制、独立制与完整制的利弊,理解“条”与“块”的含义。

(三)教育行政机关

1、理解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概念区别;

2、识记我国教育行政机关的五种类型,理解各类教育行政机关的性质或主要工作职能。

(四)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

1、理解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2、识记层级节制体制、管理跨度、管理层次、行政效率的概念和格兰丘纳斯公式;

3、理解教育行政组织依法组建的基本要求;

4、应用:教育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要求。

(五)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系统

1、识记考课制度和我国现行国家管理事业有关机关的概念;

2、理解我国古代教育行政组织系统的主要特点;

3、理解我国行政机关隶属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4、理解近年来我国关于教育事业分级管理的新变化。

第三章 教育行政人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行政人员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掌握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基本职责,了解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掌握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行政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三)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

(四)教育行政领导员人的基本职责;

(五)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行政人员队伍建设

1、理解教育行政人员的概念;

2、识记并理解教育行政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二)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基本职责

1、理解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实施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1、识记教育公务员、职位分类、教育公务员的惩戒、教育公务员的回避,以及教育公务员选拔录用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公务员考核结果的四个等级;

2、理解实施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三种类型,教育公务员晋升的原则、降职的三种情况、转任的两种类型。

第四章 教育行政法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法规体系,掌握教育行政法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要求,掌握有关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形式和法律行为,以及教育行政法制化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法制化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二)教育行政管理与法律管理;

(三)教育行政法制建设的意义;

(四)我国教育法规体系;

(五)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形式;

(六)教育行政法制化。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行政法制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识记教育行政法制的概念;

2、理解教育行政法制的基本要求,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与法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二)我国教育行政法规体系

1、识记并理解我国法规体系的六个层次。

(三)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形式

1、理解法律形式、准法律形式、非法律形式含义;

1、识记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制裁、教育行政诉讼的概念;

3、理解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概念区别,理解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三原则。

(四)教育行政法制化

1、理解教育行政法制化的要求;

2、应用:实现教育行政法制化的途径。

第五章 教育行政手段与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教育行政主要手段的特点与作用,了解教育行政主要技术的内涵并掌握操作要点。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手段;

(二)教育行政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行政手段

1、识记法规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概念;

2、理解法规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互补关系;

3、应用:教育行政手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育行政技术

1、识记教育行政运筹、教育信息管理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方法。

第六章 教育行政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育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和分类;掌握教育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征;

(二)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和分类;

(三)教育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及教育内容

(一)教育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征

1、识记教育行政决策的概念和教育行政决策的构成三要素;

2、理解教育行政决策的特征。

(二)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和分类

1、理解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

2、理解确定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

(三)教育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1、识记教育行政决策程序的主要阶段;

2、理解教育行政决策决择的原则;

3、理解浴盆规律、早期失效、偶然失效、耗损失效的概念。

第七章 教育行政执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育行政执行的含义和意义,掌握教育行政执行中准备、指挥与控制、沟通与协调、总结与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执行的含义与意义;

(二)教育行政执行的准备、指挥与控制、沟通与协调、总结与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行政执行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教育行政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

2、理解教育行政执行含义的要点。

(二)教育行政执行的各方面工作内容与要求

1、识记教育行政准备的三个方面、常用指挥的三种方式、控制的不同类型、沟通的渠道;

2、理解教育行政执行中协调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 教育行政监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育行政监督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教育行政监督的体系;理解教育督导的含义,以及教育督导的对象、原则和基本形式,了解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及其管理;理解审计的概念和主要职能,了解审计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行政监督的概念、作用,以及教育行政监督的体系;

(二)教育督导的含义、对象、原则与基本形式,以及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

(三)教育审计的概念、对象、任务、职能与方法,以及教育审计的分类。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行政监督

1、识记并理解教育行政监督的概念,以及教育行政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监督的主体、对象、任务和目的;

2、理解教育行政监督的作用,以及一般监督、专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主要方面。

(二)教育督导

1、识记并理解教育督导的概念;

2、识记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的称谓,以及督学的职权;

3、识记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理解教育督导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审计

1、理解教育审计的概念,识记教育审计的主要类别;

2、理解教育审计的主要职能,识记教育审计的重点对象。

第九章 教育人事行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人事行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教育人事行政的含义,以及教育人员任用、培训、奖惩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人事行政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二)教育人员的任用、培训、考核和奖惩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人事行政的含义

1、识记教育人事行政的含义,理解教育人事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教育人员的任用、培训、考核和奖惩

1、理解教育人员任用的一般要求和任用的基本方式;

2、理解教育人员培训的基本要求;

3、识记并理解《教师法》关于考核的要求,识记奖励教育人员的方式;理解惩罚教育人员的条件,识记惩罚教育人员的方式。

第十章 教育计划行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种类、功能和主要内容,掌握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依据和原则、程序和方法,掌握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实施的主要过程和工作环节。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含义、分类、内容和作用;

(二)编制教育事业计划的依据和原则;

(三)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四)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含义、分类和内容

1、理解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含义;

2、识记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分类和内容的三大部分。

(二)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依据和原则

1、理解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依据、原则;

2、应用: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发展必需搞好综合平衡。

(三)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1、识记编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三个基本程序;

2、理解现状调查、趋势预测和编制规划的主要方面或程序。

第十一章 教育财务行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财务行政的概念、任务和作用,掌握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与分配的原则,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内容、要求与办法,以及教育投资内部效率的主要指标与评估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财务行政的概念、任务和作用;

(二)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

(三)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四)教育投资内部效率的评估。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财务行政的概念和任务

1、理解教育财务行政的概念和主要任务。

(二)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

1、识记并理解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的概念;

2、识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理解教育经费筹摸的主要措施;

3、理解教育经费的投资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教育经费分配的原则;

(三)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1、识记我国近年关于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的新变化。

(四)教育投资内部效率的评估

1、识记并理解教育投资效率的概念,以及教育内部效率指数、教师工作效率指标和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的含义。

第十二章 教育物材行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物材行政的有关概念和主要职能;了解校舍建设和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并掌握其要点;了解学校设备的配置标准和管理要求,并掌握其要点。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物材、教育物材行政的概念,以及教育物材行政的主要职能和对象;

(二)校舍建设与管理;

(三)学校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物材行政的概念及职能和对象

1、理解教育物材及教育物材行政的概念;

2、理解教育物材行政的主要职能和对象。

(二)校舍建设与管理

1、理解校舍标准的主要含义;

2、识记校舍产权及管理与维修的内容要点。

(三)学校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1、理解学校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的区别,以及管理的要点。

第十三章 教育教学行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行政的含义、意义和任务;掌握教育课程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了解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其改革的内容;了解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一)教育教学行政的含义、意义和任务

(二)课程管理;

(三)招生考试管理;

(四)教育科研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教育教学行政的含义和任务

1、理解教育教学行政的含义和任务。

(二)课程管理

1、理解教育课程的含义;

2、识记并理解课程标准的含义3、理解近年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新规定。

(三)招生考试管理

1、识记《教育法》关于考试的规定;

2、理解近年来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升学考试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章 国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外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和各自优劣,了解美、法、日三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掌握国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二、课程内容

(一)国外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二)国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国外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

1、理解三种基本类型的利弊,识记实行三种基本类型体制的典型国家。

(二)国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1、理解国外教育行政体改革三个主要问题的内在关系。

第十五章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和主要弊端,掌握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课程内容

(一)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基础特征及存在的主要弊端;

(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含义及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三)转变教育行政职能的基本要求及实现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试内容

(一)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弊端

1、理解我国现代教育行政体制基本特征;

2、理解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问题。

(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l、应用:明确各级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划分、科学设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转变教育行政职能。

附:说明

一、考核要求

本大纲在考核要求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学习者应达到的能力发展要求。各层次的涵义是:

识记:要求能知道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内涵,能把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使用教材

《教育行政学》周在人、魏所康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第一版。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