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一 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作用、目的
1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地认识活动。
2社会研究:
(1)社会调查研究:a社会调查 b研究
(2)实验研究
(3)文献研究
3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是:
(1)直接在社会生活中系统地收集资料
(2)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3)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
(4)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并检验理论
4社会调查的作用:感知、描述、解释、预测
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
(1)得出科学的理论知识,以指导社会实践
(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二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1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
(2)科学性原则 调查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实证性和逻辑性)
(3)系统性原则 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调查以理论为指导,同时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数据来检验和发展理论。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三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
1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是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是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基本方式(研究方式)是贯穿于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
具体方法是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2 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法论
统计调查
社的 实地研究(或蹲点调查)
会方
调法 普查
查体 基本方式 抽样调查
研系 个案调查
究 典型调查
资 观察法
料 访问法
收 问卷法
具体方法 集 量表与测验法
资分 统计分析方法
料析 理论分析方法
3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
(1)在社会现象的规律性方面:人文主义者(德国-狄尔泰)否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实证主义者(法国-杜尔克姆)认为社会现象有规律性。(德国-韦伯)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
(2)在如何认识社会现象方面:
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对立
b整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对立
c客观检验与主观判断的对立
(3)在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方面:
a客观解释与主观理解的对立
b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对立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
4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不同观点:
(1)普遍联系的观点 (2)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3)对立统一的观点 (4)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
四 社会调查简史
1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社会调查可分为四大类:
(1)行政统计调查 (2)社会问题调查
(3)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 (4)研究性调查
2近代社会调查(17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a威廉·配弟《政治算术》,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b柯尔伯(曾长期担任法国的财政大臣)倡导和主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c马克思《资本论》和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调查方法上主要运用观察、访问和文献法。
d凯特勒(法籍比利时学者,他第一个将数理统计引入社会研究,并提出了“平均人”的概念)和布恩(英国学者《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被称为“经验社会学之父”
3现代社会调查(20世纪初-)
a杜尔克姆(法国)的《自杀论》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实证化的阶段。他创立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证程序,即研究假设-经验检验-理论结论
b美国1935年创办了的“盖洛浦民意测验所”。民意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费希尔1928年创立的抽样理论
c20世纪40年代到六七十年代是社会调查的数量化方法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中国社会调查简史
a在我国,较系统的社会调查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的。
b“北平305名洋车夫生活状况调查”是由美国传教士伯吉斯主持的。
c中国人主持的社会调查最早的是清华大学教授陈达带领学生对北平海淀居民和清华校工所做的生活状况调查
d费孝通《江村经济》、陈达《社会调查的尝试》、李景汉《北京无产阶级的生活》《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e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
习题
1社会调查研究即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
2在我国五十年代极力提倡“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学者是马寅初
3五十年代,毛泽东为我国农村进行大规模调查而写的调查汇编是《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4近代社会有意识地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新制度而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5行政统计调查主要指人口、资源统计等为国家管理者服务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