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一章_公共课-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公共课 >>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一章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一章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是实践,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总是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因此,世界观也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尔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所以哲学还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且还批判现实世界,构想更理想的世界。哲学往往作为理想、信念从而也作为价值观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统一,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然就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要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因为自人类产生之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与这一问题相联系,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_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在哲学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是辩证地还是形而上学地看世界,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对唯心主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虽然肯定了物质本原的存在,包含着一定唯物主义的成分,但它把精神说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存在的本原,认为精神是唯一能动的力量,物质是消极被动的,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又有不同的回答。

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

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违背事实,违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的永恒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五行杂以成百物,天地万物是由土、金、本、水、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在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沟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探究世界的本质,开辟了理解世界本质的唯物主义方向,其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带有直观的、自发猜测的性质,难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元和世界的物质形态多种多样的关系。因此,它们在许多方面不能驳倒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这种解释虽然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作基础,在说明世界的本原方面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原子的个性误认为物质的共性。此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局艰性决定了它必将为更高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唯物主义和辨正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

自然界是客观的。科学的发展证明,自然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存在着的。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是这样,生物界也是这样。科学发展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证明,生命物质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无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较高级的存在形式,也是客观存在的。

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科学的发展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由猿群演化而来的,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劳动的推动双重作用下发生的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成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它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无论是古代的朴索唯物主义还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能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哲学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思想,克服了其中的局限性,吸取和总结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以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将特殊等同于普遍,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①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②这表明,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经验中和科学研究中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社会现象、人的思维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以地球为观察点,它上面的山川、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如生命有机体在没有死亡之前,就保持了相对静止状态。但是,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如地球上的山川、房屋相对于别的星球而言,它们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到一定时期,也是会灭亡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因为事物只有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世界上才可能存在一个个有差别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第三,只有承}人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人们要描述或测量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一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系,没有这个参照系,便无法描述和测量物体的运动。

总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沦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四)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人们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因为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的一维性特点,所以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决不可虚度光阴。人们通常说的另一些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都是要人们珍惜宝贵的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从大的天体星球到小的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都有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都和它周围的物体存在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人们用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数据测量它的体积,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就是一个表示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概念,它的意思是在长、宽、高的基础上又加上时间,人们在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变化时,需要把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既然物质及其运动是客观的,所以作为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任何把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从而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恩格斯指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词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我们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理论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他说:从前的~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

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①就是说,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直观性,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又走上另一个极端,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它当然也不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把实践引入哲学并非始于马克思,许多哲学家都曾讲过实践,但他们对实践的理解各不相同。唯心主义者把实践理解为纯主观、纯精神的活动。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成自我产生、设定非我(客观事物)的活动。黑格尔把实践视为精神性的理念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日常生活的活动。如费尔巴哈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实用主义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抹杀了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他们对实践的理解,都只是抓住了实践的某种特征,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实践的各个方面,因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列宁认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些论述都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人足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的多种任务。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坚持这一点就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但是,并不是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实践客体,只有那些成为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的客观存在才足实践客体。外部世界的哪些部分成为实践客体,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什相联系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被纳入实践活动范嘲的客体也会不断扩大。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既包括同人的活动发生关系的天然的自然物,也包括经过改造和加工的人工自然物。社会客体是指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指的是成为人们实践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观化精神。主观精神足指人们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它们以表情、姿态和语言表现出来。客观化精神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通过图像、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理论著作等。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指向物质世界,而且也以人自身为实践活动对象,即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

一般来说,实践主要是指主体变革世界的活动,同时也包括为变革世界所必需的、以变革世界为目的的探索性活动,如天文观测、地质考察、社会调查、军事侦察等等。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足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实践的客观性表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是不同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这种个体活动却总是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人借助于工具同自然界相接触,而工具是他人过去劳动的成果,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都是受社会条件限制的,并且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决不会永远处于同一水平上,因此实践又具有历史性。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既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受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支配,还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归结起来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用的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的目的不是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实践形式外,还有其缝一些实践形式,如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等。正是各种各样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的客观存在,认为人和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纯粹自然,忽略了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确实首先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一方面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或者说是打}二人的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既然人化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它就不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而是随着实践活动发生变化的。同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①实践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人唯心主义,主要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也就把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历史看成是一种主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而就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社会历史,这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并且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但是,人的这种自然存在与一般动物的自然存在又有根本的不同。一般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而人对自己的自然的存在是决不满足的,他要改造外部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人既是一种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又是一种精神的、能动的、自主的存在物。这就注定了:一方面,人要立足于现实,在由必然性所支配的自然界中生活;另一方面,人又不甘愿受自然界的种种限制,总是要在精神世界中创造理想生活,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些理想变为现实。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万年前的森林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类人猿原来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使林地减少,迫使类人猿到地面上活动和觅食j为了适应地面生活的需要,便把天然的树枝和现成的石块作为工具,用来获取食物、构筑巢穴、防御兽类侵袭。这种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逐渐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学会自己制造劳动工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猿的手也就变成了人的手。打造简单的石器用于采集果实或打猎,就标志着人手的产生。人手产生以后,人才

逐渐摸索出用石器钻木取火,大大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劳动还促使了人脑的形成,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人类的逐渐形成,人类的活动也由原来的动物性的自发的群体活动,逐渐变为自觉的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于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如果停止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社会就会灭亡。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生产活动,解决了吃、穿、住、用问题,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的、法律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各种活动,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广大劳动群众持续进行的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屯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的同时,就创造了各种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如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维持和巩固那些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凋整和改革那些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科学实验是近代出现的一种实践形式。这种实践形式的出现,使科学活动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活动日益集中于高等学校、工业实验室和专门研究机构,出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各种专业工作者。科学实验越来越成为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科学实验的发展,已经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医疗实践医治人们的疾病,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使人们更好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向人们,特别是向青少年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输送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使各项社会事业后继有人、加速发展。艺术实践为人们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提供优美的艺术表演,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艺术熏陶和思想道德感染,提高人们的文化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面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列宁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①。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同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如实地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对事物的联系要具体分析,要从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中找出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向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从事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往往是因为只看到直接联系,忽视了间接联系。比如,1958年,我们只看到麻雀吃粮食,而没有看到麻雀大量捕食害虫能保护庄稼和树木,于是大规模捕杀麻雀,造成一些地方虫灾泛滥。人们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畜家禽,大量捕杀蛇、鹰、狐狸、黄鼠狼等,这些动物被消灭殆尽,结果鼠患成灾。这种只见直接联系不见间接联系的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发展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同事物的普遍联系紧密不可分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使事物的原有状态、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分别使用这三个范畴时,它们各有侧重: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的。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位置、结构、形态等方面的改变: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具体历史过程无论多么长久,它总是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台体。这是难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慝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的绝对状态的硬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紧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唯物瓣证法不仅一般地承认运动变化,而且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以及它的力量是否强大,它发展得是否完善。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 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而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因而它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有性质的根本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因而它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一类事物只能产生同一类事物,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而它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只见事物的现在,不见其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段,不见总过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它主张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且只有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实际上是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引起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要素的发展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并且,矛盾是世界最普遍最重要的联系。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只能坚持孤立和静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事物为什么会发生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会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且量和质、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以及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等一系列对偶性的范畴之间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_.个统一体中。例如,正和负、化合和分解、正确和错误、剥削和被剥削,双方都是依赖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例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的因素,消费中包含着生产的因素;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转化。条件都是可变的。因她,矛盾的同一性及其所体现的静止和稳定,都是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可以脱离任何具体条件,而是指无论在任何条件下,矛盾双方都会有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矛盾的斗争及其所体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或抽象的同一。这种同一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事物永远和自身绝对同一、绝对等同,也就没有矛盾,也不会有事物的发展。承认绝对的同一性,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假若对立面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就不能结成一个矛盾统一体,因而矛盾斗争也就无从发生。脱离同一的对立,就是绝对的对立。承认绝对对立与承认绝对同一一样,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

课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事物才能发展。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事物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但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二者之问只是相互排斥,没有相互依存,那么,这两个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连一天也不能存在下去,就根本不会有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各自从对方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使矛盾统一体趋向成熟和完善。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任何别的他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这一转化的基本趋势是由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的。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对立面的斗争中,双方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即事物的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达到某一限度时,只有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才能突破这个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①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的作用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使矛盾双方的状况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筒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沦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持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柏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

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普遍性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它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特殊事物之中,而不能脱离各种不同的特殊事物独立存在:水果只能存在于苹果、梨、桃等之中,不存在离开苹果、梨、桃等独立存在的水果。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趣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丁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具体特性比普遍性丰富得多。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过来也是一样。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必须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十分重视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丰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沦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沦统一的具体表现。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正是因为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特定的质。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本身。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质改变了,原有事物就不存在了,而变成其他事物。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量的变化只要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一方面,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也制约着质。这种质和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分体现在度中。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O~C-l00℃,0℃和100%:就是它的两个关节点,在这个幅度内,水保持它自身不变。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水就失去自己液体状态的物理的质,而变成冰或水蒸气。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_L,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们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的变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这是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显现出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都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19世纪法国科学家居维叶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灾变所引起的,通过这种灾变,一些由某种神迹创造的新物种代替了旧物种。激变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无须经过积蓄革命力量的准备阶段,幻想通过突然的冒险活动取得革命胜利。庸俗180进化沦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南俗进化论,对生物的进化作了庸俗歪曲的解释,认为生物的进化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庸俗进化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主张社会的发展只能通过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通过社会革命对旧的社会制度进行根本的变革。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肯定方面,事物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否定方面,事物就失去了变动性而成为僵死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例如,在生物学上,假设生命是肯定,死亡就是对生命的否定,生命正是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排除死亡因素的过程中发展的,生命中就包含着死亡。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例如,在化学上,分解是对化合的否定,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也就是氢原子化合为氢分子、氧原子化合为氧分子的过程,分解中就包含着化合、,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统一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火亡的理解;辩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足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米说,它足批判的和革命的。④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总是要被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否定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来实现的。事物正足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身运动、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足简单的全盘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巾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并把它发展到新阶段。因此,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克服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它在新…事物之间划出一条确定的界限,因而体现着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则是对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的汲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竖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

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最初是肯定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取得主导地位,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时事物的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到否定阶段。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厂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经过两度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与肯定阶段都作为否定阶段的对立面而出现,会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样,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上的某些特征,仿佛是向出发点回复。因而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事物的发展就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还由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使事物的发展出现暂时的倒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看作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前进性。直线论忽视或否认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把发展的道路看成是笔直又笔直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带有很大的总括性,它的作用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的发展完成一个周期(即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时,才能完整、充分地显示出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千万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不能把它当成僵死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如白天与黑夜、春夏秋冬之间交替,虽然时间上先后相继,但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所以,因果联系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之所以成其为原因,是相对于它引起的结果而言的:同样,结果只有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才是结果。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在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等一连串因果联系的环节中,生热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引起燃烧的原因,燃烧既是发热导致的结果,l义是引起爆炸的原因。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原因,生产关系的变革又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科学上的反馈原理就是原因和结果的不断的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是错误的。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几种主要的类型是: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在分析复杂的因果联系时,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如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确定不移的必然性,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道路,则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使发展的过程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客观事物的每一过程都是由根本矛盾的作用决定的,都是遵循必然规律发展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的种种影响。事物的发展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总是在无数的偶然变动中贯彻自己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生活中,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这一必然性,是通过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通过大量偶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马克思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①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始终受必然性的支配。在生物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大量的偶然事件,几乎看不到必然性。然而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进化和发展的。如在社会历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带有偶然性。但是偶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受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历史必然性支配的,是历史必然规律的表现和补充。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里有两种情形:其一,对前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后一过程而言,则可能变为偶然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其二,在小范围是必然的东西,对于大范围来说可能变为偶然的,反过来也是一样。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如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里,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样,他们就把偶然性也当成了必然性,、这表面上抬高了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同时,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把一切都说成是必然的,就会导致命运决定一切的唯心主义宿命论。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观点否认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取消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从而使人或者消极无为,或者盲目冒险。

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决不能离开必然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否则,就会犯类似守株待兔的错误。

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科学发展史上,电流的磁效应、x射线的发现,青霉素的发明,都是科学家通过抓住和分析偶然现象而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这些科学发现和发明说明,重视分析偶然现象,才能揭示必然性,推动科学进步。如果排斥偶然性,就会错过科学发现的时机,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性和必然性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现实不仅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而且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性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和转化而来的,同时它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可能性又将转化为新的现实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形式与内容是基本适合的。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形式就落后于内容,逐渐成为内容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形式与内容变为基本不适合。这时就产生了变革原有形式以适应内容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变革,新形式代替了旧形式,形式与内容又基本适合。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这样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

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都具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作真相;有些现象与本质似乎不一致,这种情况通常叫作假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所以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就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如果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直接合而为一的,科学研究就成为多余的了。如果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是肤浅的,甚至为一些假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行动的失败。

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因为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只有通过分析现象才能达到对本质的认识。我们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揭示出决定事物现象的本质。毛泽东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要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恩格斯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发展着的。物质的运动发展有其不确定性、无序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其确定性、有序性的一面。物质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指规律是一种内在的、非表面现象的联系,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与变动不居的现象不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一定重复出现。重复性是稳定性的表现。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电流的变化必然引起磁场的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必然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这是电流与磁场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电磁感应的规律。又如,只要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这就是价值规律。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不是认识、是不是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仅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而且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如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价值规律就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觇律。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有的规律。律在某一特定范围和领域起作用。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反映的是在宏观低速运动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有的规律在一切领域都起作用。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社会则不然。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如果忽略了社会生活是由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这一重要特点,把社会发展过程等同于自然界的力学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昆为一谈,那就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是十分错误的。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煞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为什么不同社会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为什么在同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这都不是用思想动机本身可以说明的。决定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后继者来说就是一种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他们只能以这种既得的力量为起点从事自己的历史活动。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改变。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生物的进化,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逐步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例如,黑猩猩能以自己的器官对天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以获取所需的食物,能通过姿势和声音交流信息。这是意识的萌芽。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随着从猿到人的转变,产生了复杂而完善的人脑,从而产生了以抽象思维为标志的人类意识。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距今约1500万年以前,类人猿开始到地面生活,经过很长的时间,由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发展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就变成了人类的劳动。劳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的感性材料反映到大脑中来,强化了大脑的活动,从而使脑量增多和脑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和严密。劳动又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之后,又需要协商分配。这时人类已达到了彼此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随之产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概括和抽象,不能形成概念,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

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脑是具有高度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整个人脑的神经细胞多达1 100亿个,其中仅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50亿至300亿个。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接,并和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联系,形成等级式的网络结构。人脑的不同部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实践过程中,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耳、眼、鼻、舌、身各种器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神经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这一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了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它是一种本能活动。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由实物的刺激(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也就是由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对外部环境刺激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程度。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意识的客观性是指: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情感是对人的愿望与事物关系的态度反应,意志中的目的是对人的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双重反映。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人们的经验、知识结构、情感、兴趣的不同,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即使是奇妙的神话故事,荒诞的迷信传说,都可以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客观原型。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抹煞意识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有些从小就离开社会群体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产生意识。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确定一定的目的,制订详细或粗略的计划。目的是人们行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要达到的结果。计划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的根本不同在于,蜜蜂的活动没有目的和计划,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在建房之前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房子的用途、式样、大小和施工方案。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的。人的意识不仅能够通过感觉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定影响作用。人体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情感)又能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心胸开朗、情绪乐观有益于身体健康,心胸狭窄、心情郁闷有害于身体健康。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反映客观世界,根据需要和可能形成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意识的能动性将愈来愈发挥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把精神力量变为物质力量的唯一途径,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纯粹的精神力量是任何东西也实现不了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更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没有现实的物质材料,人的意识创造不出任何现实的物品。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 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如果不顾规律,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例如,揠苗助长的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1958年我国的大跃进,就是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错误口号,结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才能实现,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的,都是科学家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才获得的。许多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事业,才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和技术发明。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章小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点,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物质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两个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本质区别。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