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既然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二是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
三是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
二是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三是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1)解决贫困和落后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比重较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发展中的严重约束,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经结构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转变,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2)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其中重要的方面在于农业的现代化。
3、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应具有相当高的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我国的奋斗目标是,21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1)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和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要在实现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未来长远的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5、我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
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三项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与利用节约资源,实施保护资源基本国策。
(3)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实施保护资源基本国策。
6、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要保护资源?
(1)必须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选择节约资源的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增长长期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速我国经济增长,大力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7、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1)保护环境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环境质量、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平衡,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净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排泄物,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对于人们健康的维护,体质的增强,乃至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紧迫,既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更要重视环境污染的预防。
8、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1)人口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对不足的十分突出,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都带来很大压力和困难,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难较快增长。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生产应当有计划调节。人类自身生产与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制约,人口的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二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9、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其依据是什么?
(1)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对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占主导地位,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期和短期目标的依据。
(2)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本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发展阶段,考虑到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国土资源、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管理经验等多种条件和因素。
第三,确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到需要与可能,具有可行性。
10、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特点是什么?
(1)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
(2)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是怎样的?
(1)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提前完成。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任务也已基本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是:
①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
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2、我国人民生活已实现了哪两个历史性跨越?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
(1)第一次跨越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2)第二次跨越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国3/4城乡居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3、怎样正确认识我同已从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
(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进入21世纪,我国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始阶段。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4、为什么说我国目前从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生活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
(1)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因为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0美元,相当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2)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和生存需要的小康,而且即使这种小康,全国城乡居民并末全部达到。更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实现小康。
(3)所谓不平衡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改变,地区差距还有扩大趋势,因而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是不平衡的。
15、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1)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 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