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所把握和相信、有所期望和追求的,这其实就是人类的信仰现象。其中,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理想与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常说,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那么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
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理想和信念首先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的追求,作为人的意志精神的产物存在。因此,理想和信念具有思想性。人必须有思想,没有思想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但是理想和信念不但要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而且还要把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理想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但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而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信不疑,但同时又要身体力行,因此我们说理想和信念具有思想性,同时又具有实践性。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比如在封建社会,很多人确信王权、皇权至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意味着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应当是社会主义,最高的理想和信念应当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是某个人的统治,而是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所以,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在同一时代,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理想和信念。
另外,理想和信念是有阶级性的。比如,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理想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社会所决定的。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理想是不同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在同一个国家,不同阶级的人,理想和信念也是不相同的。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可能有着不同的理想和信念,即使从某一个人来看,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有着不同的理想和信念,所以理想和信念具有多样性。
但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阶层,往往不同理想和信念在不同中又有一定的共同性。比如说当代中国,不同阶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他们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劳动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是同一阶级内部也可能有着有一定差别的理想和信念,但在当今中国,各个阶层,各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那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来最高的理想和信念则是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