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指导具有:
A:行政性;B:强制性;C:依据的特殊性;D:表现方式的灵活性;
2.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向公民发给法律职业资格证的行为;
B: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向公民颁发驾驶执照的行为;
C:专利机关依法向公民颁发专利权证的行为;
3.行政行为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A:行政处分;B:行政调解;C:人事处理决定;
4.按照证据的来源,可将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B:派生证据;
5.可以宣布行政处理决定无效和撤销行政处理决定的机关有:
A: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
B:行政复议机关;
6.可以合并审理的有:
A: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B: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的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级人民法院起诉的;
C: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D: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7.行政审判参照的规章有:
A: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规章;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E: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8.根据判决与被诉行为的关系,行政诉讼判决可以分为:
A:维持判决;B:驳回判决;C:确认判决;D:履行判决;
9.对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的执行措施有:
A: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B: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劳动收入;
C: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D: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拆迁违章建筑,退出土地;
E: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按日处50至100元的罚款;
10.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A: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B: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C:明显缺乏道德依据的;
D:明显违法并且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E:明显对被执行人不利的;
1.根据功能不同,行政指导可以分为:
A:规制性行政指导;B:调整性行政指导;C:促进性行政指导;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A: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B: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3.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
A:维持决定;B:撤销决定;C:变更决定;D:履行决定;E:确认决定;
4.行政补偿属于国家补偿的一种,多适用于:
A:国家征用行为造成的损害;B:行政合法行政造成的损害;
5.对以下单位或组织侵犯相对人法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街道办事处;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6.证据保全的申请人可以是: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
7.关于二审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实行书面审理;B:审理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C:程序中,行政机关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合议庭全部由审判员组成,不实行陪审制;
E: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8.行政审判的依据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撤销判决适用于:
A:主要证据不足的;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职权的;E:滥用职权的;
10.在行政诉讼中,出现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
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B: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C: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的其他情形;
D: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E: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1.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
A:行政复议;B:行政诉讼;C:信访制度;D:行政赔偿;
2.属于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的方式和程序的有:
A:质询和询问;B:视察、检查和调查;C: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D:审查政府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和命令;
E: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财政预算;
3.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的情形有:
A: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C: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D: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被吊销的;
E: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4.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5.行政补偿的义务主体是:
A:社会受益人;B:作出合法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6.关于《行政诉讼法》第12条列举的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内部行政行为有:
A:任免;B:奖惩;
7.物证的保全方法有:
A:封存;B:扣押;
C:摄影;D:录象;
8.关于再审理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决定案件再审,应当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B:上级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
C:再审案件原来是经第一审程序裁判发生法律效力的,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再审;
D:再审案件原来是经上诉审理程序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再审;
9.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适用于:
A:一审判决证据不足的;
B: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的;C:一审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
10.在行政诉讼中,出现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A:申请人撤销申请;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C:追索抚恤金案件的权利人死亡;D: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E: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的;
1.综合各国行政法发源的情况,作为行政法一般发源的法形式大致有:
A:制定法;B:判例法;C:习惯和惯例;
D:行政法理;E:条约和协定;
2.受委托的组织的主要权利有:
A:取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B:依法行使被委托的职权和办理被委托的事项;
C:取得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费和报酬;D:向委托行政机关提出变更委托范围内建议;
E: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协助排除其在履行职责中所遇到的障碍;
3.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A:守法的义务;B:依法办事的义务;
C:忠于职守的义务;D:联系群众的义务;E: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4.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主要包括:
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
5.行政立法根据其权力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A:职权立法;B:授权立法;
6.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拘留;B:警告;C:没收违法所得;D:劳动教养;
7.行政程序具有下列特征:
A:法定性;B:多样性;C:统一性与分散性的结合;
8.相较于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一个比较完善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特性:
A:监督内容更具全面性;B:监督实效更具快速性;C:监督方式、手段更具多样性;
9.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
A:合法原则;B:公开原则;C:公正原则;D:及时裁决原则;E:一级复议原则;
10.属于裁定管辖的是:
A:移送管辖;B:指定管辖;C:移转管辖;
1.关于我国法律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A: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有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
D: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或作补充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被授权的组织大致可归纳为: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
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猜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法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广泛;B:全面性的监督;C:监督权限法定;
D: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E: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